【保濕面膜推薦 2025】10 款平價保濕面膜 + 常見成份拆解

保濕面膜應不應該每天用?Sorra 精選 10 款平價又好用的最強保濕面膜,和消委會高評分推薦,教你保濕面膜正確用法!

保濕面膜是什麼?

保濕面膜

保濕面膜是一種密集補水的護膚產品,透過 密封性敷料(如布膜、凝膠或泥狀材質)暫時在皮膚表面形成「封閉層」,減少水分蒸發,同時將高濃度保濕成分(如玻尿酸、甘油、神經醯胺)強制導入角質層。其原理類似「短時間浸泡」,利用 滲透壓差 讓精華液更快滲透,並軟化角質以提升吸收效率,適合急救乾燥、脫皮或妝前快速補水。常見類型包括片狀面膜、睡眠面膜和沖洗式泥膜,每週使用2-3次能維持肌膚水潤度,但過度頻繁可能破壞屏障,建議依膚質調整頻率。

保濕面膜的常見成份

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

玻尿酸是一種天然存在於皮膚的多醣體,能吸收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,形成保水網膜。小分子玻尿酸可滲透至真皮層補水,大分子則在表皮鎖水,協同作用維持肌膚彈性與飽滿度。保濕面膜中添加玻尿酸能即時填充乾紋,尤其適合缺水肌、醫美後修復或空調環境使用,但需搭配封閉性成分(如角鯊烷)防止水分蒸發。

神經醯胺(Ceramide)

神經醯胺是角質層中50%的脂質組成,像「水泥」般黏合細胞,防止水分流失。面膜中添加神經醯胺能修復受損屏障,改善因過度清潔或乾燥導致的脫屑、泛紅。尤其適合敏感肌、異位性皮膚炎或換季時使用,與膽固醇、脂肪酸搭配(3:1:1比例)可模擬皮脂膜結構,強化長效鎖水能力。

聚麩胺酸(Polyglutamic Acid)

聚麩胺酸是從納豆發酵提取的保濕聚合物,保水能力為玻尿酸的4倍,但質地更清爽。其獨特機制能在皮膚表面形成「隱形水膜」,減少經皮水分流失(TEWL),同時促進玻尿酸生成。適合油性肌或夏季使用,能提供保濕力卻不黏膩,也常見於「無油配方」面膜中。

甘油(Glycerin)

甘油是經典的吸濕性保濕劑,能從環境或真皮層抓取水分至角質層,成本低且安全性高。面膜中甘油濃度通常為5-15%,濃度過高反而可能反向吸水導致緊繃。適合與封閉劑(如凡士林)搭配,彌補其鎖水不足的缺點,是開架面膜的常見基底成分,各種膚質皆適用。

角鯊烷(Squalane)

角鯊烷是從橄欖或甘蔗提煉的穩定型油脂,與人體皮脂相容性高,能填補角質間隙。其特點是惰性不易氧化,適合敏感肌替代傳統礦物油,提供「封閉式保濕」防止水分蒸散。夜間面膜或冬季保濕產品常添加,對於乾燥脫皮或熟齡肌的修護效果顯著,但油痘肌需控制用量。

積雪草(Centella Asiatica)

積雪草含積雪草苷、羥基積雪草酸等活性成分,兼具保濕與修復雙重功效。它能刺激膠原蛋白合成,同時舒緩泛紅、強化屏障,常見於「敏弱肌專用」面膜中。尤其適合雷射術後、痘痘肌或環境壓力導致的缺水問題,與玻尿酸搭配可達到「補水+鎮定」的協同效果。

消委會高評分保濕面膜推薦

消委會針對市面多款保濕面膜進行評測,從保濕力、成分安全性、性價比 等面向篩選優質產品。高分面膜普遍具備以下特點:無刺激性成分(如酒精、Paraben防腐劑)、實測能提升角質層含水量20%以上,且價格合理。消委會提醒,選擇面膜時應避免含MIT防腐劑或過量香精的產品,並建議每週使用2-3次即可,過度敷用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受損。

Mandom Barrier Repair 三重補濕彈力面膜(極潤)

成分:三重神經醯胺(Ceramide NP/AP/EOS)、玻尿酸 + 膠原蛋白
功效:修復受損屏障,強化鎖水能力,改善乾燥脫屑,提升肌膚彈性
適合人士:敏感肌、極乾肌、換季或醫美後需快速補水者

Physiogel 全天候水分修復保濕面膜

成分:仿皮脂膜配方(神經醯胺 + 膽固醇 + 脂肪酸)、甘油 + 泛醇(維他命B5)
功效:模擬天然皮脂結構,長效保濕12小時,緩解泛紅、刺癢等不適
適合人士:異位性皮膚炎或玫瑰痤瘡患者、長期處於乾燥環境者

Pretti5 煥光水潤睡眠修護面膜

成分:5種玻尿酸(不同分子量)、煙醯胺 + 積雪草提取物
功效:夜間密集補水,醒後肌膚飽滿透亮,抗氧化並均勻膚色
適合人士:熬夜肌、暗沉肌、懶人保養派(免沖洗設計)

Sasatinnie第三代升級版全效水潤透光面膜

成分:水解膠原蛋白 + 珍珠提取物、維他命E + 蘆薈
功效:即時提亮膚色,改善乾燥粗糙,平價高CP值,適合日常頻繁使用
適合人士:學生黨、預算有限者、妝前快速急救

Mediheal高效特強保濕導入面膜

成分:NMF天然保濕因子 + 透明質酸鈉、腺苷 + 尿囊素
功效:深層導入保濕成分,緩解緊繃感,舒緩因乾燥引發的細紋
適合人士:混合肌至乾性肌、空調房工作者

我的美麗日記 玻尿酸極效保濕面膜

成分:大分子 + 小分子玻尿酸、海藻糖 + 甘草酸二鉀
功效:基礎保濕不黏膩,適合日常維護,鎮定輕微泛紅
適合人士:年輕肌、中性至油性肌、夏季或潮濕氣候使用

AHC 安瓶精華天絲纖維面膜 [玻尿酸保濕]

成分:高濃度玻尿酸複合體、維他命B5 + 馬齒莧提取物
功效:急救級補水,敷後立即提升水潤度,天絲纖維膜布緊密貼合,精華液不易滴落
適合人士:嚴重缺水肌、重要場合前快速護理

Fancl Moisturizing Mask 水活嫩肌精華面膜

成分:氨基酸保濕成分、歐錦葵花萃取、透明質酸
功效:溫和補水,無添加防腐劑,適合敏感肌長期使用。
適合人士:敏感肌、孕婦或追求無添加護膚品者。

更多好用保濕面膜推薦

Torriden 低分子透明質酸深層保濕面膜

成分:低分子玻尿酸、水解透明質酸、泛醇
功效:採用低分子玻尿酸快速滲透肌底,搭配水解透明質酸形成保濕網膜,能立即緩解肌膚乾渴狀態
適合人士:極度缺水肌膚、醫美術後修復期、外油內乾膚質

Quality First 激光速效系列透亮4重維他命C面膜

成分:四重維他命C衍生物、熊果素、傳明酸
功效:結合美白與保濕雙重功效,能改善暗沉同時提供基礎水分補給
適合人士:膚色不均者、熬夜肌膚、追求提亮效果的混合性肌膚

Round Lab 1025 獨島強效保濕面膜

成分:獨島深層海水、7種玻尿酸複合物、泛醯醇
功效:利用獨特海水礦物成分調節肌膚水油平衡,長效維持水潤感
適合人士:敏感肌、換季時易脫皮者、追求溫和保濕的消費者

LOVEMORE愛戀膜法豐台灣 天山雪蓮細緻雪白天絲面膜

成分:天山雪蓮萃取、傳明酸、納豆萃取
功效:特殊天絲材質完美貼合臉型,雪蓮精華能同時達到保濕與均勻膚色效果
適合人士:乾性至混合性肌膚、追求美白保濕雙效者

曼秀雷敦 Mentholatum 鮮活細胞水面膜(蘆薈補水)

成分:蘆薈葉汁、甘油、丁二醇
功效:基礎補水配方,清爽不黏膩,適合日常簡易保養
適合人士:年輕肌膚、油性肌膚、預算有限的學生族群

Dr.Jart 舒緩保濕綠藥丸抗敏面膜

成分:積雪草萃取、泛醇、尿囊素
功效:專為敏感肌設計,能立即鎮靜泛紅不適並補充水分
適合人士:敏感脆弱肌膚、雷射術後、換季時易過敏者

Mirae 未來美 8分鐘水潤光氣墊面膜

成分:三重玻尿酸、神經醯胺、水解膠原蛋白
功效:特殊氣墊材質縮短敷臉時間,快速恢復肌膚水潤光澤
適合人士:忙碌上班族、妝前急救、時間有限的消費者

DR.WU 玻尿酸保濕微導面膜

成分:大中小分子玻尿酸、角鯊烷、維他命原B5
功效:多層次玻尿酸結構提供全面性保濕,微導技術提升吸收率
適合人士:熟齡肌膚、極度乾燥肌、追求高效保濕者

Hada Labo 肌研 海洋面膜

成分:海洋深層水、水解玻尿酸、甘油
功效:質地清爽不黏膩,適合日常基礎保濕護理
適合人士:中性至油性肌膚、年輕族群、簡易保養需求者

森田藥粧 三重玻尿酸複合原液面膜

成分:三重分子玻尿酸、水解膠原蛋白、絲胺酸
功效:高濃度玻尿酸精華液,能立即改善乾燥緊繃感
適合人士:乾性肌膚、秋冬季節加強保濕、追求高CP值者

  • 立即到 Sorra 查看真實用家評價,比較更多保濕面膜!

保濕面膜的用法

保濕面膜使用方法

保濕面膜的正確使用步驟能最大化其功效。首先,清潔面部並用溫水輕敷1-2分鐘軟化角質,幫助後續吸收。接著取出面膜均勻敷於臉上,避開眼周與唇部,確保完全貼合肌膚。片狀面膜建議敷10-15分鐘,過久可能導致水分反吸;睡眠面膜則可停留整晚,但油性肌應在20分鐘後洗淨。使用後,輕拍剩餘精華至吸收,無需過度沖洗,最後塗抹乳液或乳霜鎖水。若肌膚敏感,可先於手腕測試,避免過敏反應。

保濕面膜使用頻率

保濕面膜使用頻率

保濕面膜的使用頻率應依膚質與需求調整。一般肌膚每週2-3次即可維持水潤度;極乾燥肌或秋冬季節可增至3-4次,但避免連續天天使用,以免降低皮膚自我保濕能力。敏感肌應選擇低刺激性配方,每週1-2次為宜,過度敷用可能引發泛紅。油性肌可選清爽型面膜,每週2次,避免過度滋潤導致粉刺。醫美療程後或特殊急救時,可短期密集使用(如連敷3天),但平時仍應回歸常規頻率,以維持肌膚平衡。

選購保濕面膜的注意事項

保濕效果

挑選保濕面膜時,應優先確認其保濕成分的種類與濃度,常見有效成分包括玻尿酸、神經醯胺、甘油等。玻尿酸分為大、中、小三種分子,分別負責表層鎖水與深層滲透,複合型配方效果更佳。可參考產品標示的臨床測試數據,如「使用後角質層含水量提升XX%」,確保實際保濕力。此外,面膜材質(如天絲、生物纖維)也會影響精華液的吸附與釋放效果,較厚的材質通常承載更多精華,但透氣性較差,需根據個人膚質選擇。若肌膚極度乾燥,可選含油脂成分(如角鯊烷)的面膜,強化鎖水效果。

成分安全

成分安全性是選購保濕面膜的關鍵,應避免含酒精、Paraben防腐劑、MIT(甲基異噻唑啉酮)等刺激性物質,尤其是敏感肌膚。建議選擇標示「無添加香料、色素」的產品,或通過皮膚科測試的低敏配方。另外,注意成分表中的致痘成分(如礦物油、羊毛脂),油性肌或痘痘肌需特別留意。可查閱消委會報告或第三方認證(如ECOCERT),確保產品無重金屬或有害物質殘留。若肌膚容易過敏,可先於耳後或手腕測試,確認無不良反應後再使用。

保濕面膜的常見問題

最佳使用時機為「晚間清潔後」,此時肌膚吸收力較佳。妝前急救可敷5-10分鐘提升底妝服貼度,但避免早晚連續使用。運動後或日曬後亦可敷用鎮靜,而敏感肌建議避開去角質後立即使用,以免刺激。

一般肌膚不建議每天敷保濕面膜。過度使用可能導致角質層過度水合,反而削弱皮膚屏障功能,引發敏感或痘痘。極乾燥肌或特殊時期(如醫美後)可短期每天使用,但應選擇成分單純的款式,並在1-2週後恢復每週2-3次的頻率。油性肌更需控制,每週1-2次即可。

視面膜類型而定,如果是片狀面膜,輕拍剩餘精華吸收即可,無需沖洗,但油肌或後續擦乳霜時可清水稍帶過。若是睡眠面膜即乾性肌可留過夜,油肌建議20分鐘後洗淨。另外面膜如是泥狀/凝凍狀便需徹底沖淨,避免堵塞毛孔。但若感覺黏膩或後續保養易起屑,則建議清洗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