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嗎?人體有70%是水組成的,身體各個器官都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維持基礎運作。不只有夏天易流汗,而容易造成脫水,其實秋冬也因為天氣乾燥,特別容易造成人體脫水。
補充水分的重要性
1. 新陳代謝
人體中要有足夠的水份才能維持正常代謝功能,喝水後,能加速體內新陳代謝,透過流汗或排尿,把體內代謝的毒素和廢物排除。缺水則會使代謝功能下降,進而影響減重。

2. 皮膚
當皮膚缺水時,角質層就會受損,無法發揮屏障能力,會令皮膚黯淡、乾燥、敏感、脫皮、粗糙等。
3. 嘴巴
缺水會令嘴乾,是口臭原因之一。而多喝水能刺激唾液分泌,唾液具殺菌作用,能殺死病菌減少口腔異味。
4. 呼吸道
保持呼吸道濕潤能形成屏障,避免外界刺激物干擾,減少過敏,以及緩和氣喘症狀。

一日攝取量
我們常常聽到「一日要飲八杯水」的說話,其實不然,要計算每個人喝水的建議量,可以把體重×30,例如是60公斤的人,即是一天基本要有1000ml的攝取量。每天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,來取代尿液排泄、從皮膚蒸發、肺呼吸等流失的水份。
不過亦要考慮每個人的年齡、體型、性別、體重、工作性質及氣候,以調整喝水量。另外特別是長期在外運動、工作流汗的人可以選擇有礦物質的水。

缺水症狀
要測試自己是不是缺水,可以留意以下11項症狀:
- 早上起床感覺口渴
- 平時白天經常覺得口渴
- 皮膚乾燥、皮膚彈性差
- 眼睛覺得乾澀
- 嘴唇乾燥易裂
- 口腔、舌頭感覺乾澀
- 有便秘的困擾
- 容易感到疲倦
- 每日的排尿量少
- 尿液呈現深黃色或褐色
如果中了0項,代表沒有缺水;中了3項以下,代表輕微缺水;中了5項以上,代表長期缺水,趕快去飲水!

一天中特別該喝水的時段
1. 早上起床後
在睡眠的時候,水分會持續地流失,所以早上身體的水分自然會低於平均水平。早上喝了第一杯水,不但可以補充流失的水分,還能喚醒消化與代謝系統,並促進腸蠕動,刺激排便。
2. 工作中
特別是長時間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,長期吹冷氣會讓皮膚的水分蒸發,使呼吸道黏膜乾燥。多喝水可以維持水潤的肌膚、預防水分流失、讓大腦靈活運作,提升專注力與工作效率。

3. 飯前、飯後
「飯前喝水」可以讓食物中溶於水的多種營養素方便吸收,亦能讓水分被充分吸收行成胃液,做好消化食物的準備。而吃飽飯後兩小時飲水,可以促進飽足激素的分泌,增強腸道消化機能。
4. 睡前
可以提前補充睡眠中因流汗或冷氣而蒸發的水分、避免第二天醒來口乾舌燥以外,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稀釋血液,降低因為血液濃稠而中風的風險。建議在睡前兩小時前喝水,不過睡前喝太避免過多,才不會半夜起床上廁所而影響睡眠品質。



